忘記密碼
在深度神經網絡和人工智能復興的十年中,深度學習取得重大突破,多模態、巨型數據集飛速發展,但在深度學習下的眾多復雜因素中,如何判斷哪些是不可或缺的本質因素,哪些是無效的冗余因素,是深度學習理論發展的難題。
本期上海人工智能大講堂AI TALK暨星河TALK邀請香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院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系教授馬毅帶來最新研究成果分享, 通過“閉環”反饋和博弈,以從高維數據中學習低維結構的角度闡明理解深度網絡的方法。
本期AI TALK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徐匯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和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GAIAA)主辦。
【01.活動信息】
報告題目:《通過閉環轉錄學習高維數據里的低維結構》
活動時間:2023年4月4日(周二) 13:30-16:00
活動地點:上海市徐匯區云錦路701號AI TOWER
【02.主講人介紹】
馬毅 香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院長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研究興趣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高維數據分析和集成智能系統。馬毅于1995年獲得清華大學自動化和應用數學學士學位,1997年獲得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EECS)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2000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00年至2011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任教,2009年至2014年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首席研究員、視覺計算組主任,2014年至2017年在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任執行院長,于2018年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系。
在計算機視覺、廣義主成分分析和高維數據分析方面發表了約60篇期刊論文,120篇會議論文,以及三本教科書;在2004年獲得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學者獎,在2005年獲得美國海軍研究局青年研究獎;曾獲得1999年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馬爾獎(David Marr Prize), ECCV 2004年和ACCV 2009年最佳論文獎;曾擔任2013年ICCV的程序委員會主席和2015年ICCV的大會主席;IEEE、ACM和SIAM會士。
【03.主持人介紹】
王延峰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助理、教授
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秘書長國家發改委人工智能專家委員會委員、科技部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指南專家組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智慧醫療、新興信息技術商業應用。
【04.AI觀察團】
本次活動我們還邀請到三位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作為AI觀察團成員與馬毅教授深入交流互動:
陳愷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
陸超超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
戴勃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
【05.立即加入TALK交流群】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TALK交流群,及時獲取講座動態信息,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和交流。
如果您想與我們進一步交流或對講座有任何疑問,請添加TALK小助手微信(id:xiaosadeniu22),備注「AITALK&星河Talk」進行咨詢。
【06.報名方式】
此次活動是一場公益線下講座,參會人數限制在 50 人左右。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鏈接填寫問卷報名。工作人員會將審核結果反饋至報名郵箱,憑報名成功郵件方可入場,請注意查收。
上海人工智能大講堂(Shanghai AI Talk)是在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和上海市徐匯區政府的指導下開展的系列公開講座,致力于面向大眾傳播人工智能最前沿的洞見與思考。自2019年開設以來,邀請到了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以及與人工智能有示范性的結合應用案例的行業領袖。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學術論壇之“星河TALK”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辦,不定期邀請全球頂尖學者作為嘉賓,線上線下分享學術成果、探討科技前沿。